天然草坪可承受的使用強度有限,一周不宜舉行五場以上的賽事活動,遇到雨雪天氣時只能延期使用。同時天然草坪也不適合用于過多的非競賽活動,如大型的公眾活動對草坪造成的傷害很大。天然草坪需進行修剪、灌溉、施肥等日常養護方可正常使用,其使用壽命通常為2至4年。人造草坪的使用壽命大約為8年至12年,在使用中需要進行定期清除表面雜物、掃勻填充物使草莖直立、年終的檢查等工作,從使用周期總成本進行總核算,人造草坪遠遠低于天然草坪,并且一些的人造草坪可以進行100%回收,使得經濟成本進一步下調。而人造草坪可全天候使用,不存在使用頻率的限制,同時還可提供給棒球等其他競技體育項目使用。一些集體活動或大型展覽也可以在人造草坪上安排舉辦,但需要注意的是重物長時間覆壓可能會造成坪面不可修復的破損。
草坪業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一門欣欣向榮的產業
我國目前城市人均綠地擁有量僅5.29平方米,發達國家城市如澳大利亞的堪培拉人均70平方米,俄羅斯的莫斯科人均44平方米,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人均80平方米,相差十分懸殊。有人估算,按我國現有3億城市人口,不計新增的部分,平均每人增加1平方米的綠地,將新增綠地3億平方米。如果中國城市人均綠地擁有量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30-40平方米,增加量是驚人的。
中國基本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草坪草品種,如果育種就會涉及知識產權,需向外國交品種費;國外草種子實行分級管理,賣到中國的屬第三級,只能用于建植草坪,不適合再行繁育;種子采后清選設備和技術也是一大障礙,目前很難突破。草坪草的育種和制種道遠。
人造草坪不需要割草修整,亦不需灌溉用水。廢舊草坪的纖維、底布和填墊層可以100%回收再利用。目前人造草坪的研究開發、生產、品質檢測、安裝、維護以及廢舊草坪回收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因此,人造草坪不僅具備優良的使用性能,還具有環境友好特征。
人造草坪行業的誕生解決了草坪類運動場地能全年全天候高頻率使用、各寒熱區域使用、低成本便捷維護等問題,所以人造草坪已成為當今各種運動、休閑等場地的佳面層材料,并得到國際足聯、曲聯、網聯、英國和美國橄欖球聯合會等機構的認可,已經被使用于很多國際的足球俱樂部的訓練場地,甚至被允許使用于重大比賽場地。